有关数据与地理、气候问题
6米直径水管
初有方案基本为,计划年引隆补水水资源量为5.55亿方,主要是保农业灌溉。技术成熟:管径6米,全线采用盾构方式。
工程规模后来调整为多年平均引水量4.07亿立方米,输水管道采用6米直径水管。
重新报批的引隆补水工程文案目标已经改变,显示为多年平均供水量2.92亿立方米,没提出改换输水道管采用6米直径水管,那么可认为是继续采用6米直径水管。
2.92亿立方米
新文案中提出:
项目概况:湖北省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引隆补水工程以城乡供水为主,兼顾通顺河生态用水,并为仙桃市农业及汉北河生态应急补水。引水水源为兴隆库区,多年平均供水量2.92亿立方米,其中城乡生活多年平均供水量2.47亿立方米,通顺河生态供水量0.45亿立方米。
目前基本情况有:
以2021、2022年为例(来源:仙桃市水资源公报):依公报数据分析,仙桃市这两年生活用水、生态及环境用水量都在2.7亿立方米之内,而现有供水设施已满足了需求。在现有供水设施已满足了需求基础上,年2.7亿方对于年2.92亿方来说,那水量差是多少,一年300多天需用6米直径输水管从对岸穿江来补水吗,那本有的设施就不用了吗,这引出 工程规划是否科学与最经济合理性 问题的讨论。
关于汉北河、以及罗汉寺闸关闸(百度)
汉北河的起点为天门市黄潭镇万家台。
上游干流天门河发源于京山市官桥铺王家岭,干流在天门万家台北转流入人工开挖的汉北河,万家台以下才称为汉北河。
汉江罗汉寺闸与天门河之间存在直接的用水关系,主要通过罗汉寺闸进行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
汛期受上游区间来水影响,汉江水位会急剧攀升,罗汉寺闸汉江水位正式进入设防水位,为了确保防汛安全,罗汉寺闸将会关闭闸门。
关于历史极端干旱情景
由于历史气候资料掌握不全,用AI大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1960—2015年间,最严重的干旱年份为1966年,最干旱月份为1963年1月;最长干旱过程持续4个月。
2024年极端干旱案例显示,江汉平原南部(如荆州、潜江)出现特旱,且副热带高压异常增强导致降水锐减,反映了近期气候的极端性。
对于刚过去的2024年是如何应对干旱的,曾在本网贴过一篇网文《2024 ● 汉江泽口闸》。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