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引隆补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 2025 年 8 月)中的几个问题

09-10 11:19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6750   回复 28
        欢迎交流

        【  隆补水工程(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2025年9月4日至2025年9月17日。 】

        引隆补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编制落款时间为 2025 年 8 月,公开时间为 2025 年 9 月,按常规要求,报告书中所用资料应采用 2025 年 8 月底之前的最新数据与成果,而不是简单地搬用老数据。
        从报告书编制的根本原则来看,其核心应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编制依据及基础数据需选用最新数据,并结合经科学分析的实际现状。不过,这一要求在报告书中尚未完全体现。

        一、核心问题模糊,南岸缺少常年明确的缺水量化数据
        南岸城乡为主的现有供水保障能力是多少?在南岸城乡现有供水保障能力下,常年实际缺水量始终没有具体(或大致)明确的数据,到底年 缺多少水,缺少这一关键信息,反映出项目规划在科学性与必要性论证上存在偏差。
        据引隆补水工程(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内容,工程设计年引水量为 2.5 亿立方米,其中天门 6272 万立方米、仙桃 18720 万立方米,剔除天门部分后,南岸年引水需求为 1.9 亿立方米。但该需求未明确界定是,究竟是“新增供水缺口”,还是“替代现有供水”,真实缺水缺口数据不清晰。
        明确具体的缺水数据对于引水工程的合理性论证至关重要,意义重大,它可为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确保工程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上发挥有效作用,同时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环境影响。

        在以 “需求导向” 为核心水利项目中,谈缺水,不提具体缺口量化数据,是 “论证依据虚化” ,这不是严谨的态度。

        二、建设理由之一偏差,沿用罗汉寺闸“老数据”,未纳入最新成果
        报告书提到,天门市引汉灌区主要以渠首工程罗汉寺闸及天南总干渠、天北长渠等 7 条干渠为骨干形成的灌溉体系供水。依据天门市水利局、天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下发〈天门市水资源水生态补水调度方案〉的通知》(天水利文〔2018〕59 号),灌溉期需按需增加罗汉寺闸、天北进水闸流量;非灌溉期控制多宝节制闸,天北进水闸全开,开启罗汉寺闸按 50m³/s 进流,3 小时后调减至 20m³/s,补水时限为 5-7 天,特殊情况可延长至 10 天。同时,报告书根据天门引汉灌区渠首工程罗汉寺闸 2003 年 - 2022 年运行资料统计,该闸关闸总天数为 1125 天,平均每年 56 天,认为关闸检修期间干渠生态基流无法保障。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主流媒体自 2025 年 4 月起已有相关报道:罗汉寺闸作为汉北平原的主要引水枢纽工程,其除险加固工程整体施工计划于 2025 年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工程完工后,天门及周边区域的农业灌溉、防洪抗旱、生活供水、生态补水等功能将进一步提升,能实现长期稳定提供生态基流,引水流量达到 120 立方米 / 秒,受益农田面积将达 200 多万亩。
        显然,罗汉寺闸改造完成后,天门的水资源利用格局将得到大幅优化,2025 年之前的罗汉寺闸运行资料已基本不再适用。然而,报告书未采用这一最新资料,仍沿用“老数据”来支撑建设理由,这一做法不可提倡。
        报告书内容的准确性与时效性至关重要,若将已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项目需求支撑,既不符合科学原则,也体现经济上的不合理。

        难道别人家已翻盖了新房,居住需求都满足,你还要拿着老房子之前的不足情况,再算一次 “用旧问题算新需求” 的账吗?

        三、2022 年短暂低水位通过调节很快缓解,无需特别强调
        报告书开篇提出,近年来汉江水位持续下降,已严重影响仙桃市、天门市取水趸船正常取水,尤其提及 2022 年 9 月 25 日天门二水厂汉江水位降至 25.69m,导致仙桃四水厂、天门二水厂取水船搁浅,以此作为典型案例强调缺水问题的紧迫性。
        这里的时间应该是操错了。
        有资料显示,该低水位出现时间应为 2022 年 10 月 25 日,且这一低水位并非长期状态 —— 上游皇庄流量很快提升至 600 立方米 / 秒以上,经过兴隆大坝的及时流量调节,水位迅速抬高至 26 米以上,与 2025 年 7 月、8 月的整体水位(25.79-26.66 米)基本持平。
        从水文背景对比来看,2022 年 10 月丹江口水库水位约158 米,而 2025 年 7 月、8 月丹江口水位仅 151-152 米,显然 2025 年的水资源条件更为严峻。但即便在 2025 年“干旱更严峻”、丹江口水位低、上游皇庄流量小(7 月、8 月大体为 300 立方米 / 秒左右)的情况下,依托兴隆枢纽孪生技术,仍实现了 “坝下有水可用”,保障了取水需求。
        基本分析,2022 年 10 月 25 日水位降至 25.69米,基本原因是上下游综合科学调节调度优化不足,属于可通过调度改进解决的短时问题,而 2025 年的实践证明,兴隆枢纽、现有设施具备应对严峻干旱的能力。

        报告书对 2022 年的案例特别强调,未纳入最新成果,2025年的编制中却忽略了现有枢纽及设施的调节潜力与后续孪生技术优化的成效,没做应对干旱自然过程与效果的深入分析,简单延用了过去的资料。
作者补充于 昨天 17:26
        2025 年 9 月编制完成《湖北省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引隆补水工程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报告书提出: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内的仙桃市、潜江市和武汉市汉南区、蔡甸区等城市, 对全省经济有支撑和带动的影响。尤其仙桃市是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战略中 具有中心作用的重要城市,位于湖北省武汉都市圈的核心区。

        天门拥有汉江岸线137余公里,仙桃有岸线 百 公里。在 2025 百强县市榜单中,天门与仙桃均上榜。而于 9 月编制完成《湖北省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引隆补水工程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中,凑合建设理由拉上天门,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天门都没得明确一提。

     《报告书》中服务泽口灌区前任务的痕迹很重,现都没编制顺好。
       内有明确的表述   “通顺河 2019-2021 年均采用徐鸳口泵站进行生态应急补水,年补水量分别为 2.23、0.73、0.54 亿 m3,....” ,按这资料所述,其需要的年 生态应急补水量是越来越少了 !
       
  • 回复28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古桥流水 最后回复于 昨天 20:36

粉丝 40

09-10 12:08

粉丝 1181

09-10 14:40
:假如拿这报告书水平的本子去申请国家基金,一开始就会被 B了。
昨天 18:50

粉丝 122

09-10 15:07
:刚开始两根5米露天,后来一根6米,后来4米
09-10 17:32
:现在说是3m
09-10 18:58

粉丝 10

前天 05:39

粉丝 13

前天 06:13

粉丝 40

前天 10:19

粉丝 1

前天 10:52

粉丝 13

前天 12:42

粉丝 13

前天 13:02

粉丝 472

前天 15:59

粉丝 649

前天 17:40

粉丝 28

前天 18:38

粉丝 18

前天 22:10

粉丝 26

昨天 04:06
:9月11日,集团与天门市政府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俊,天门市委书记纪道清出席仪式并致辞。天门市委副书记、市长肖敏主持仪式。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王玉才与天门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寒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纪道清对周俊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对湖北水发集团关心支持天门经济社会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希望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双方深化涉水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加快协议内容落实见效。天门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合作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携手打造政企合作的典范,为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
签约仪式结束后,周俊一行前往仙桃市,实地调研引隆补水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在听取水发仙桃公司汇报后,周俊强调,引隆补水项目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水发集团的重大任务,必须高度重视项目进展,周全考虑、细化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开工。王玉才对工程建设做了具体部署,要求水发仙桃公司和相关单位提高站位、压实责任,全力以赴保障工程开工。
仙桃市委副书记、市委秘书长李少云,天门市水利和湖泊局、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生态环境局、国投集团、水投公司主要负责人,集团投资发展部、建设管理部、资产管理部、党建工作部、江汉投资公司、水发仙桃公司分别参加活动。
昨天 07:16
:天门觉得是个好项目,书记市长热情接待,周总去仙桃,仙桃才派个副的接待
昨天 13:40
 还是你过细
昨天 15:26
展开2条回复

粉丝 472

昨天 12:35

粉丝 994

昨天 15:03

粉丝 7

昨天 19:49
:你认为水发代表谁
昨天 20:01
:前年提出要为国家节约,补水它想要争取纳入国家盘子的。
昨天 20:36

粉丝 128

昨天 20:25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