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逐级核实:从“地方现象”到“国家样本”
地方层面:天门的服装电商产业并非一夜爆红。它经历了从个体户尝试、到产业聚集、再到形成规模效应的过程。这个过程首先被天门本地媒体和湖北省内媒体(如湖北日报、湖北广电)持续关注和报道。
央媒层面:在地方报道形成一定声量后,像央视财经(CCTV-2) 这样的中央专业频道会介入。财经频道会从产业经济、商业模式、就业带动等专业角度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和核实,确认数据的准确性和模式的可持续性。
最终确认:经过前期多轮报道和内部研判,确保“年交易额超500亿”、“带动16万人就业”等核心数据真实可靠,其发展模式经得起推敲后,这条新闻才具备了登上《新闻联播》的“事实基础”。
2. 评估价值:为何天门能代表“活力中国”?
《新闻联播》不会报道一个普通的区域性经济新闻。天门故事被选中的核心在于其全国性意义、典型性和导向性:
全国性意义:它精准呼应了“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国家层面的战略方针。天门模式为全国许多正在寻求产业转型的传统地区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样板。
典型性:从一个传统的“棉乡”转型为火爆的“电商城”,从“孔雀东南飞”到“人才雁归来”,这个故事要素完整,戏剧性强,成绩单(数据)亮眼,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正面典型案例。
导向性:它传递了“实干兴邦”、“创新创业”、“抓住新机遇”的积极价值观,引导舆论关注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起到了凝聚信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3. 等待定论:等待模式“跑通”和数据“沉淀”
如果在天门服装电商刚起步、前景不明朗时就仓促上《新闻联播》,风险很高。新闻联播需要报道一个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模式相对成熟、结论积极正面的成果。
等待成果:他们等待天门产业的年交易额从70亿攀升至500亿,等待“10万人返乡”成为既成事实,等待跨境电商覆盖150多个国家的网络搭建起来。这些沉淀下来的数据,就是最硬的“定论”。
避免争议:等到产业生态完善、社会效益(人口净流入)显现后再报道,就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昙花一现”、“盲目跟风”等负面解读,确保了报道的权威和稳妥。
4. 议程设置:命名为“活力中国”,意在“引导全局”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新闻联播》将其放在 【活力中国调研行】 这个栏目下播出,本身就是一种精心的议程设置。
设定主题:它不是在简单地报道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而是在通过天门的案例,向全国阐述和论证“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韧性”这一核心命题。
引导舆论: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这条新闻的潜台词是:大家不要只看眼前的困难,要看到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像天门这样充满活力的增长点正在不断涌现,这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提供方案:它不仅在描述现象,更在提供“解题思路”——传统产业+数字经济+政策引导+人才回流=焕发新生。这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赞过的人